12月15日,由国务院参事室当代绿色经济研究中心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办,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承办,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新常态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研讨会在我院顺利召开。国务院参事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和湖北省及武汉市发改委相关部门领导、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应邀参会。会议开幕式由我院执行院长潘敏教授主持。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两型社会研究院院长韩进致辞,韩进书记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我国经济新常态提供绿色发展新动能,湖北省作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低碳社会试点省以及两型社会试验区,同时又地处长江经济带腹地,有许多实践经验需要总结,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良策,因此本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后,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党委书记、主任杨凡博士和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先后致辞。
会议研讨分为“我国当前绿色低碳发展新形势及任务”“新常态下的低碳城市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五位专家发言,并集体讨论。吉林大学副校长杜莉教授从产业结构和产能结构两方面论述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教授则主要从绿色金融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并建议设立和完善绿色信贷的贴息机制,大力推动绿色债券业务。武汉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成德宁就城市形态和城市低碳化进行了发言。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雷晓副处长首先对当前湖北碳市场的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总结了湖北省碳交易试点的经验及对全国的借鉴意义。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教授以碳市场建设为主题,论述了碳市场建设需要着力解决公平、效率、信息、边界和激励等五个方面的系统性问题。此外,武汉市发改委、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的其他专家和相关企业领导也相继进行发言。
大会发言后,与会人员还进行了自由发言,深入开展学术讨论。最后何健坤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何教授首先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专家的建言献策表示肯定。他指出,我国现在对低碳环境下的绿色发展特别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湖北碳市场和武汉低碳城市建设与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和低碳城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12月16日上午,在齐绍洲教授和杨凡主任的陪同下,何建坤教授一行调研了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武汉市园博园垃圾场生态改造工程。
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鲍红,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农业部原总经济师张玉香,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边振甲,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刘仁伍,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一司三处处长王静,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小平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副院长吴巧生教授,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刘传江教授,武汉大学产业制造与战略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范如国教授,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博士等。《经济评论》主编叶初升教授,《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刘金波和《环境经济研究》的朱静静、卢玲编辑作为特邀嘉宾也出席了会议。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依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立足于低碳经济发展,关注国际气候谈判趋势,瞄准能源经济研究领域的前沿,以碳市场、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气候政策与国际经济、绿色金融为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和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建言献策。
武汉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已经与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为研究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走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之路,努力建设成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平台。(通讯员:周自涛)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鄂ICP备05003330Copyright © 武汉大学2014 Designed by MONOK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