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中心动态>>新闻动态>>正文
中心主办2019年“绿色‘一带一路’与能源转型”研讨会顺利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09 22:31:04   浏览次数:748

20191125日,绿色一带一路与能源转型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联合主办,由武汉大学重点资助的文科青年学术团队,我中心气候政策与国际研究室主任谭秀杰副教授为牵头人的“‘一带一路’能源转型战略研究”团队承办,共邀请了来自悉尼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恒生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围绕绿色一带一路与能源转型等主题作了发言,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心气候政策与国际研究室主任、“‘一带一路能源转型战略研究团队负责人谭秀杰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与会嘉宾合影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余敏友教授以及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湖北经济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施训鹏分别在开幕式进行致辞。希望本次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深入交流和充分探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能源转型。本次研讨会下设四场专题:清洁能源与生产一带一路与能源、交通用能及投资和一带一路与碳排放,分别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刘宇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苏斌资深研究员、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继宏副教授和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熊灵副教授主持。

主题讲座(一):清洁能源与生产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施训鹏研究员的发言主题是:《Energy and Gree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 Australia Perspective》。他指出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疑虑,而对此类疑虑的研究有助于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相符,尤其是在绿色“一带一路”和能源领域,中国和澳大利亚可以加深关系,以增进当前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

(施训鹏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方德斌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电力市场下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机制研究》。他指出,进入21世纪,世界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倡导低碳经济、减少化石燃料燃烧、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性共识。由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将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方教授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竞价上网及激励模型。

(方德斌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群伟教授的发言主题是:《清洁生产还是末端治理?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两阶段分解分析》。他指出,工业部门成为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是两种主要的治理手段。为探究两种手段的成效,王教授提出了与传统分解方法不同的两阶段法,分析了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减排贡献及其构成的变动。

(王群伟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邵帅教授的发言主题是:《能源产业依赖与低碳转型发展——对碳诅咒效应的检验及解释》。资源诅咒是指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从而拖累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发展。邵教授在研究中检验了我国区域层面是否存在碳诅咒效应,即能源产业依赖对经济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并对碳诅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梳理与实证检验。

(邵帅教授)

主题讲座(二):“一带一路”与能源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姬强副研究员的发言主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原油贸易风险评估》。近年来,石油资源耗竭所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中美贸易摩擦、伊朗禁运、中东政治风险等也对全球原油安全和格局产生消极影响。为此,他采用了复杂网络的方法,对全球原油贸易整体态势、重点国家贸易安全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稳定全球贸易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的原油贸易安全性总体呈现上涨态势背景下,沿线国家应对随机贸易中断的能力有所提升。

(姬强副研究员)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斌副研究员的发言主题是:《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欧亚大陆电网互联互通构想》。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逐步降低,替代化石燃料的趋势将大大加快。叶斌副研究员提出构建多层次微电网的设想,以便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整合。为此,他对可再生能源主导微电网在满足特定区域的本地能源需求上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欧亚大陆电网互联互通的构想。

(叶斌副研究员)

中心气候政策与国际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谭秀杰副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效率的俱乐部收敛分析》。他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效率存在俱乐部收敛,俱乐部1的特点是能源效率水平较高、收敛速度较慢,俱乐部2的特点是能源效率水平最高、收敛速度最慢,俱乐部3的特点是能源效率水平最低、收敛速度最快。收入水平、FDI和非煤炭消费占比越多,该国属于俱乐部1而非俱乐部3的概率越大;城镇化率、FDI和二产占比越大,该国属于俱乐部2而非俱乐部3的概率越大。

(谭秀杰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彭斌助理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经济不确定性和石油价格》。经济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具有重大影响,并通过多个渠道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他采用贝叶斯-SVAR模型分析油价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对油价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对经济活动不确定性的预期将减少对石油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导致油价下跌。

(彭斌助理教授)

主题讲座(三):交通用能及投资

长安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孙启鹏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输部门能源消费碳足迹生态压力的测度与演变》。他指出,增加碳足迹生态压力来评价生态环境问题更全面,利于多方位寻求经济政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增加了碳排放的疑问,孙教授的实证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加速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和生态压力。

(孙启鹏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郝宇教授的发言主题是:《Does Chinas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Improve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他认为,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技术水平、体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对体制制度更好的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有助于提高沿线国家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根据实证结果,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了沿线国家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郝宇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元军副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一带一路”背景下航运节能减排路径研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海运贸易量有望增加,但与此同时,海运面临的碳排放控制政策越来越严格。元军副教授对航运减排路径进行了研究,特别是“一带一路”对航运减排路径的影响,通过对航运能源系统建模与分析,提出了航运减排政策。

(元军副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凯讲师的发言题目是:《外商直接投资降低了中国工业能源强度吗?》。他的研究表明:短期来看,市场寻求型FDI有明显的“污染光环”效应;效率寻求型FDI则有明显的“污染天堂”效应;资源寻求型FDI效应不明显。长期来看,资源寻求型FDI在投资之后表现出了明显的“污染光环”效应;市场寻求型FDI和效率寻求型FDI的能源强度效应在长期内逐渐减弱,但效率寻求型FDI的作用减弱较慢。

(刘凯讲师)

主题讲座(四):一带一路与碳排放

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副院长孙永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一带一路国家碳市场连接构想》。孙教授认为,各国要想克服气候变化中的“搭便车”问题,并达成国际协议来进行有效减排,需要建立以碳市场作为主要机制的“碳市场俱乐部”模式,这也是“一带一路”碳市场连接的理论基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能力也有责任主导“一带一路”国家碳市场连接。

(孙永平教授)

香港恒生大学经济及金融学系张俊狮助理教授的发言题目是:《Emission Dynamics across Economies: Implication for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他采用分布动力学方法,分析各国碳排放量的差异,并预测碳排放的未来发展趋势。根据2015年之前的数据,即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一带一路”国家的排放水平均高于非“一带一路”国家。而未来碳排放量的增加,不应简单归因于“一带一路”倡议。

(张俊狮助理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俞剑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负债结构与企业减排行为》。他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负债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的减排行为。结果表明,企业长期负债占比越高越有助于企业减排;国有企业负债结构变化对减排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非国有企业长期负债占比提升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高能源消费型企业的减排总量明显高于低能源消费型企业,但低能源消费型企业减排实现更为迅速。

(俞剑副教授)

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张继宏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The effective quota allocation model for the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 of China》。他通过自顶向下配额分配模型和自底向上配额分配模型,研究了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分配方法的合理性。结果显示,目前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约束性配额分配方案过于宽松,供应量将远超过需求量而导致市场失灵,不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张继宏副教授)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鄂ICP备05003330Copyright © 武汉大学2014 Designed by MONOKEROS

WHU_CC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