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研成果>>学术观点>>正文
【林屾 崔静波】南南合作与粮食安全——来自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实证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2 11:19:30   浏览次数:1
本文以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拟自然实验政策,运用2000-2018年非洲各国粮食作物产出、贸易、价值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方法,考察其对受援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对受援国示范粮食作物的收获面积、产量、生产者价格、降低对外依存有显著促进作用,结果稳健。进一步发现援助方式为独立技术援助、实施机构为国企时,政策更有效地促进受援国示范粮食作物产出。最后,政策对当地的农业、农村,农民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积极促进世界农业发展,将粮食安全作为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从“南南合作”到“全球治理”,中国不仅推广具有中国特色、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去”,更带动农业资金、科技、人才、经验等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地生根”。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合作模式。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的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突出分享粮食生产技术,融通国际对非三边或多边合作,帮助非洲提升粮食安全自我保障能力。

本文以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试点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数据,并匹配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数据库中援助项目数据,构建三重差分等拟自然实验模型,验证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能否提升受援国粮食安全。

研究发现:

第一,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对受援国示范粮食作物的收获面积、产量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该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受援国主粮产出提升。

第二,农技中心对受援国粮食作物的价格、产值有促进作用,反映出该项目为当地产生了一定的收益。

第三,农技中心能够减少受援国示范粮食作物的对外贸易依赖。

第四,援助方式为独立技术援助,援助实施机构为国有企业能更加有效促进受援国主粮产出。

第五,农技中心对受援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率、永久性作物土地占农业用地的份额、农田灌溉用地面积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受访者认为粮食短缺最重要的频次、饥饿指数有抑制作用。

本文有以下政策启示:

一是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层面,对某些针对中国对外援助的质疑和误解,我们基于实证分析的因果识别研究,予以较为科学严谨的回应,增强了中国援助相关研究的透明度。为南南合作促进受援国主粮产出、减少贸易依赖这一论断,给出了来自中国的较为正面的证据支撑。这反映出,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提升受援国自主发展的能力,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是我们关于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当前及未来实施的中非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提供了合作方式的参考路径。未来,在援助项目中可继续运用独立技术援助这一方式,且不局限于农业领域,注重“授之以渔”,传播适用技术,增加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援助效率;可进一步推动落实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政策的开展,支持具备条件的援非农技中心提档升级,巩固现有优势示范作物品种和优势种植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援助与合作;结合2021年新一届塞内加尔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非盟《2063年议程》相关合作机制推动建立中非绿色农业技术联合实验室,为非洲和全球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三是我们揭示了援助实施机构是对非援助的机制保障,为坚持援助项目的实施机构多元化提供依据。未来,在援助项目中应发挥好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资源渠道优势,继续发扬中国援非农技中心开展过程中,科研机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政府部门在内的多元化优势经验,坚持援助来源多样化,提高援助附加资源,进一步整合运用好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机制、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援非农业专家、境内外培训等资源,加强农业技术联合研发和人才培养,发挥好农业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资源渠道优势,更好实现援助过程中的双赢和多赢。

四是从当前全球粮食危机应对层面,我们的研究发现,为其他非洲国家或粮食重度危机国家提供了提高主粮自给的中国方案。除非洲,中国已在亚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地区援建了部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这一方式提供了适宜的技术,指导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帮助受援国当地民众摆脱贫困,并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平台向其示范农业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分享农业综合经营经验,支持农业生态循环和可持续生产。帮助受援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主要装本国粮,并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让农业加持科技的赋能。


(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季刊)》2023年第5期。作者林屾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助理研究员、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崔静波系昆山杜克大学社会科学部应用经济学副教授、环境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环境政策硕士项目(iMEP)代理主任。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鄂ICP备05003330Copyright © 武汉大学2014 Designed by MONOKEROS

WHU_CCEE